一日一生

几天前在家裡有线电视频道「清凉音」正在播一场演讲,看了以后获益良多,迫不及待的想跟别人分享,讲给老婆、同事们听,大家也都觉得心有戚戚焉。 讲题内容是最有效率的潜能开发。我是从中间看的,这位教授问现场观眾三个非常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想要活到几岁?」然后把答案写下来。 第二个问题是:「你现在几岁?」,也把答案写下来。然后把第一个答案减去第二个答案,这个数字就是你还有几岁可以活。这虽是一个简单的数学,但是重点是他的问法。 接著教授问,「还有六十年可以活的人举手」,现场有不少人举手,「还有五十年可以活的人举手?」,我心裡暗暗吃惊,因为...
2008-07-09 22:38 | 阅读 3576 次 | 评论 0 条

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了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贼;长鬍子,也不一定是艺术家。但,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扁」了。 每星期五晚上,小吴都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搭车,去探生病的妈妈。十分鐘后,小吴妹妹所乘的火车就到站。他接她回家帮忙他们料理家务。每逢星期日,整个程序正好相反。小吴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鐘后,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著接太太的车,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他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逮到吗?」 月晕效应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都惯於戴上一副「先入为主」的眼睛,将别人放进一个「框框」裡,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
2008-07-09 22:30 | 阅读 3339 次 | 评论 0 条

人为什么总在仰望

从小受了“人之初,性本善”的教育,受惯了,实在玩不出什么花活儿。所以,最初接触荀子先生的“性恶论”感到十二万分的敬意。别出心裁的理论得以提出,当然不是出于想要玩一把的判逆心理。荀子说人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男子见了美眉怦然心动(一般指在双方均未婚的情况下),这些都属正常,是人生来就有的欲望,可是当这种欲望不加节制时,便成了恶,所以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抑恶啊!这话说得好,恐怕孔子在世都要赞叹一番了。孔子是人吗?是的话就也有欲望。他不是想天天洗桑拿,洗完了就去春游吗?可惜的是,到死都未完成。欲望就是我们十分想要,却怎么也抓不住的。它高高在上,它就是我们的天堂啊!所以,圣人非圣人也...
2008-07-09 22:24 | 阅读 3810 次 | 评论 0 条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我过去常和美术系的学生讨论到,四年以后要到哪裡去、要做什麼、要在这个社会扮演什麼样的角色。 有些学生会说我要做画家,如果买了房子和车子有剩的钱,觉得家裡有面墙很空白,会去买一张画掛在那裡。 但是,到底画家是不是等到社会温饱之后的餘裕,才去照顾那片空白的墙,以及那幅画? 不仅是对美术系学生,我想要谈的是,如果社会没有美、不重视美,它会出现什麼问题?个人的生命没有美的认知,它残缺了什麼? 如果他整个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不平衡,会影响到他长大以后,情感的部份无法处理。 我觉得美是各个学科做为人的一个单元,而感觉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份。 人类的味觉很早就在生存...
2008-07-05 00:05 | 阅读 3999 次 | 评论 0 条

生命的转弯处!

一、一张谢卡 「有一份谦逊,便有一份受益;有一份矜持,便有一份挫折。」胡达源 一个自认为英语流利的人,刚从大学英文系毕业,於是他寄了许多英文履歷表到一些贸易公司应徵。但他所接到的答覆都是不需要种人才。其有一间公司甚至还写了一封信给他:「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我们有需要也不会雇用你。虽然你自认为懂得英语,但是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你的文章写得很差,而且文法上也有许多错误。」 这人收信后,非常生气,打算狠狠回写一封足够气死对方的信。但是当他静下来之后,转念想了一想:「对方可能说的对,或许自己在文法及用词上犯了错,却一直不知道。」於是他写了一张卡...
2008-07-04 23:58 | 阅读 3762 次 | 评论 2 条

看見天堂的小孩

罕见天使杨玉欣小姐将她的大作《看见天堂——十个罕见宝宝的故事》寄给我,并嘱我作序,连夜一睹为快,掩卷不禁心有戚戚焉,借此一隅抒发一二感想,并对这些人间罕见的天使们献上虔诚的祝福与讚叹! 佛教有一位睿智的长者维摩詰,他曾对我们的身体有种种精彩的譬喻:我们的身体好比大海中的泡沫,一触即破,不能撮取,他不就是泡泡龙宝宝吗?又说我们的身体就像芭蕉树,危脆而不坚实,他简直就是玻璃娃娃的写照。我们的身体彷彿电光石火,瞬息消逝,不能长久,他描绘的不就是早老儿童的情形!原来生命的本质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一击,而能拥有完整的躯体、健康的生命是多麼值得感恩珍惜的事。佛教描述人间几件稀有殊胜的...
2008-06-29 19:33 | 阅读 3151 次 | 评论 0 条

太多的來不及

好友的母親出門倒垃圾,一輛急駛摩托車猛然撞擊,就此倒地不起。這位伯母原本有心臟宿疾,家裡隨時準備著氧氣筒。然而萬萬沒有料到,她是用這種方式離開。 子女完全不能接受,哭著說:「媽媽一句交代都沒就走了!」他們以為,媽媽即使心臟病發作,也總還有時間跟他們說說話,交代幾句,怎麼可以一聲不響就走呢? 其實,他們忘了,媽媽每天都在交代。 跟天下的母親一樣,無非是「注意身體,小心著涼」、「不要太累,少熬夜,少喝酒」、「好好念書,別整天貪玩」...... 只不過我們聽得太多,聽得我們煩膩、麻木。 直到母親閉口的那刻,我們才發現,還有很多話來不...
2008-06-24 01:49 | 阅读 2670 次 | 评论 3 条

逆境轉心境

火車上,坐著一對夫妻。 先生彬彬有禮,而太太卻一路上不停地抱怨著。不是嫌倚髒,就是嫌風太大,不然就罵車上的服務小姐態度不好,好像沒有一件事讓她覺得滿意,讓她看得順眼。先生禮貌地跟鄰座的人打招呼,當別人問他們從事何種職業時,先生說:「我是工程師,我太太是製造家。」 別人好奇的問:「尊夫人製造什麼產品?」先生笑著回答:「她專門製造不愉快!」 我們每天早上醒來,就只有兩個選擇:希望這一天過得快樂還是不快樂。其實這只是一種心境的差別,就看我們自己的決定了! ~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所造成的。 ─ 牛頓~ 我有個朋友在公司裡的人緣很好,他...
2008-06-21 23:39 | 阅读 2980 次 | 评论 2 条

你會如何選擇呢?

今天看到一個不錯的問題,抄入下來與大家分享。 選擇題:有一天晚上,你一個人開著一輛雙人座的跑車,行駛在郊外,發現不遠的前方有三個人在向你攔車,而你的車只能搭載一個人,你會怎麼選擇? a:一個身患重傷的老奶奶b:曾經是你救命恩人的醫生c:你夢寐以求的夢中情人 先想一下你會怎麼做,再往下看喔。                   你可能會選擇a發揮你的愛心,也可能選b報答他的恩惠,或成全你的夢想選c。 可是...
2008-06-21 23:34 | 阅读 2276 次 | 评论 1 条

自我教育

吾人生而為可貴的人,不要永遠做人的兒女,不要永遠做學生,讓父母、老師來教育我們,最好自己做老師,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的缺陷、無知,需要教育的地方,自己最清楚,自己不做自己的老師,誰能了解你,誰能給你知識上的補助呢? 一個人,到底有那些應該自我教育的呢?比如:如何生活?要吃飯,就要會煮飯;要吃菜,也要會燒菜。不會煮飯、燒菜,怎麼可能一生都有人供應呢? 熱了要脫衣,冷了要穿衣,對寒來暑往不知,容易著涼中暑。身體的各部位器官如何保健,自己無知,誰人能代替、幫忙? 自己的缺點,懶惰、忌妒、迷妄、矛盾,你有這許多缺點,可能你外相莊嚴,相貌堂堂,別人不知,只有...
2008-06-21 23:31 | 阅读 2249 次 | 评论 0 条

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多了,沒有去找工作,整天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
2008-06-19 01:36 | 阅读 3131 次 | 评论 2 条

佳文共赏

人好像就是這樣,愈熟悉的人反而愈不在乎,因為親密、因為熟悉,便少了關注、少了體貼,所以就常輕忽了、漠視了。這是我們性格的劣質,也是我們情緒的慣性,我們縱容著自己,卻傷害著親人,到後來也傷害了自己。 【不要看著父母,也不要盯著父母的相片,要你畫出父母的容貌,你畫得出來嗎?】 認真想想:母親的眼皮是內雙還是外雙?父親的耳垂是厚大還是薄短?母親的魚尾紋多或少?父親額上的皺紋有幾條?母親的臉上有幾顆痣?父親的雙眉是濃還是稀? 閉上眼睛再想想:父母朝你走來的姿態是如何?父母轉身離去的背影又怎樣?從童稚到現在,父母的姿態及背影改變了多少?母親操勞家務的模樣,曾讓你不...
2008-06-18 18:56 | 阅读 2348 次 | 评论 0 条

故事不一定要有結局

去年我到東京參加書展,拜訪了不少日本出版社,希望可以買到一些好書的版權,把書引介進台灣。日本出版社在介紹他們的書給我之前,先很客氣的提醒我:「台灣的童書出版公司都會要求故事一定要有一個結局,可是日本的童書有很多故事是沒有結局的......」 我笑笑說:「不要擔心,我的公司沒有這種堅持,沒有結局的故事若是很棒,也請介紹給我吧。」 結局就是答案。 我們唸書時,上課習慣要老師教一個標準答案;考試時,當然也要給一個標準答案。看電視、電影,一定要劇情交代得很清楚哪個是壞人、哪個是好人,最後男女主角到底有沒有在一起、壞人死了沒。沒有結局的,就是沒有答案,我們...
2008-06-18 18:48 | 阅读 2292 次 | 评论 0 条

生命沒有過渡

和一位留德的老師談起老師在德國的留學生活。 老師:「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 我說:「哇!那好久哦。」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 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老師:「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 我不解的看著老師。「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
2008-06-18 18:45 | 阅读 3033 次 | 评论 1 条

活著

有一個人很害怕死亡。 他心裡想著:「死亡是在前面呢?還是在後面呢?」 他想到:「人總是在往前跑的時死亡,例如飛機失事、車禍喪生。所有的動物也都是在往前逃命的時候,被捕殺的。從來沒有動物是在後退時喪生,所以,死亡是從後面追趕的。」 他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要避免被死亡追上的唯一方法,就是走得更快速、更匆忙。」 於是,他每天總是行色匆忙,不論是吃飯、工作或走路,都比從前的自己快了三倍。 有一天,他匆匆忙忙的趕路時,突然被一個白鬍子的老人叫住。老人問他說:「你如此匆忙,是在追趕什麼呢?」 他說:「我不是講追趕,我是在逃開呀!」 「逃開什麼呢?」老人問。 「逃開死亡!」 老...
2008-06-18 18:43 | 阅读 1963 次 | 评论 0 条

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節目開始了。恐龍布偶挺著大大的肚子,一跳一跳的出現在電視螢光幕上,與一群小孩唱兒歌、玩遊戲。還不及電視高的孩子,站在螢光幕前仰著頭,不時隨著玩偶搖動身體,哼哼呀呀。 也許你心裡想著:才開始牙牙學語的孩子,就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甚至學英文,真是愈來愈聰明。這可是大錯特錯。 「只要在電視螢光幕前坐上半個小時,人的新陳代謝與活動力都下降,智商減少五十。」美國«聖路易郵訊報»報導了曼菲斯幾位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此外,...
2008-06-13 16:56 | 阅读 2167 次 | 评论 0 条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1963年,一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戴維(她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 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 西勒‧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欄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
2008-06-13 16:50 | 阅读 2658 次 | 评论 0 条

何須放棄那條魚

有一位美國人利用週末帶著九歲的孩子去釣魚,河邊有塊告示牌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止。」一到河邊,父親就提醒孩子要先讀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釣至下午四點。 父子倆從上午十點半開始垂釣,直到下午三點四十七分左右,突然間孩子發現釣竿的末端已彎曲到快要碰觸水面,而且水面下魚餌那端的拉力很強,他大聲喊叫父親過去幫忙,這種情形顯示應該是釣到了一條大魚。 父親一邊協助孩子收線,一邊利用機會教導孩子如何跟大魚搏鬥,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拉、放之後,終於將一條長約65公分、寬約22公分、重約七、八斤的大魚釣了起來。父親雙手緊緊捧著大魚,跟孩子一...
2008-06-13 16:35 | 阅读 2273 次 | 评论 0 条

獨木舟

古時候,有一個農夫初次要到另一個村莊辦事,可是當時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 走啊走,這農夫穿過一大片森林後發現,要到達另一村子,還必須經過「一條河流」,不然的話,就得「爬過一座高山」。 怎麼辦呢?是要渡過這條「湍急的河流」呢,還是要辛苦地「爬過高山」?正當這農夫陷入兩難時,突然看到附近有「一顆大樹」,於是就用隨身攜帶的「斧頭」,把大樹砍下,而將樹幹慢慢地砍鑿成一個簡易的「獨木舟」。這個農夫很高興,也很佩服自己的聰明,因他很輕鬆地坐著「自造的獨木舟」,就到達了對岸。 上岸後,農人又得繼續往前走;可是他覺得,這個獨木舟實在「很管用」,如果丟棄在岸旁,實...
2008-06-12 02:43 | 阅读 2356 次 | 评论 0 条

停的時候,是為了欣賞人生

在歐洲阿爾卑斯山中,有一條風景很美的大道上,掛著一句標語,寫著:「慢慢走,請注意欣賞!」現代人看起來太忙了,許多人在這忙碌的世界上過活,手腳不停,就好像在阿爾卑斯山上旅行,乘汔車匆匆忙忙的過去,沒有什麼時間,回一回 頭,或著停一停步子,欣賞一下風景,結果,使這原本豐富美麗的世界,在我們眼中空無所有,只剩下了匆忙和緊張,勞碌和憂愁。 有個好萊塢的歌王,曾經說了一些很感慨的話,他說:「當我年輕的時候,急急爬到山頂上,就像參加賽跑的馬,帶著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終點的白線之外,什麼都看不見。 我的祖母看見我這樣忙,很擔心的說:『孩子,別走的太快,否則,你會錯過路上的好...
2008-06-12 02:34 | 阅读 3767 次 | 评论 2 条
浏览18030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