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本质

作者在 2008-06-03 22:38:15 发布以下内容
    宽容,就是宽广的包容,因为宽阔广大,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垠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不摄。
  所以,要能成其“宽容”,就必定是无限宽阔广大。
  而我们的心灵本质,或我们的“本来面目’,本就具有如虚空般的“空性”特质,无限的宽阔广大,没有什么可以局限它,也没有什么可以障碍它,除了我们自已的“执著”。
  当我们一“执著”了,计较、嫉妒、怨恨了,我们的“心”就只像针眼般的狭小,连自己也无藏身之处,而“执著”所带来的痛苦,不止是外来的,更多的是自己带给自己的痛苦。
  因为执著的狭隘心灵,违反了它本应有的宽阔广大,所以那是意识或潜意识里,自己对自已所做的“惩罚”,也是对“空性”的背反所带来的痛苦。
  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在波罗奈国,有一个人以苦力为生,他非常地勤俭,每当有些积蓄时,他就换成黄金,封藏在瓶罐里,然后埋藏在家中;每当看着黄金一天天地增加,他的快乐也就与日俱增。
  日子一天天地去了,他终身省吃俭用的结果,终于换来了满满七个瓶罐的黄金,但这时,他也终于老病了,由于仍不肯花钱请医生治疗,最后终于留下他的黄金,与世长辞了。
  死后,由于嗔恨和念念不忘他留下的黄金,终于使他变成一条毒蛇,仍日日夜夜地守护着他生前所埋藏的黄金。就这样,物换星移,经过了一万年之后,有一天,他突然醒悟到,就是由于这样的执著和慎恨,才使他一万年来脱离不了蛇身。当从这样的执著觉悟后,很快的他就荻得解脱了。而相传,这条毒蛇就是舍利弗的某个前身。
  “ 执著”是心的枷锁和牢狱,当心一执著,就像针眼般的狭小;当心一打开,天地可以无限的宽广。
  就像这条毒蛇,因为嗔恨和对黄金的执著,使它一万年来不得超生;而当有一天醒悟了,终于发现,原来自己陷在自己所造的执著迷梦里。
  同理,怨恨,或任何的情绪执著也一样,它将我们关入心的牢狱中,让我们执著在“受辱、受害、受杀”的怨怼里,然后急于要寻找到我们的“仇家”,来为我们虚幻不实的“受辱、受害、受杀”的心灵感受讨回它应有的公道。
  但当我们突然觉悟了,就好像从梦中醒悟了,我们才发现,原来怨恨和所有的执著一样,都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情绪,如“梦”,如“幻”,如“泡影”如“露”亦如“电”!
  我们也才发现,原来心灵的领域可以如此开阔和自在,而“执著”就是对这样一种开阔本质的背反,也是一切痛苦的源头!
  当我们醒悟了,我们就学会“宽容”了,不只宽容了别人的过错,也相对地净化了自己,让自己向着更宽广的清明自性回溯,而由此所展现的,将会是一个没有任何不安和痛苦的光明心境。
  当佛陀在世时,有位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王。自立为王后不久,知道弑父的罪报后,开始心生悔恼,由此而全身发热生疮,臭秽不可闻,经冶疗后,病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严重,虽经别人劝请,往佛陀处求取忏悔解救,仍自惭形秽不愿去。
  频婆娑罗王虽被儿子杀害,但他生前信佛虔诚,深知身心的虚幻无常,故不但没有任何的怨恨,而且在知道儿子的情况后,反而显灵劝告儿子,告诉他,自己是佛陀的弟子,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他;而且佛陀就快入灭了,如果不赶快去,就再也见不到佛陀了,因为除了佛陀能救他,使他不堕入地狱外,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救他了。受到父王的宽宥和催促,阿阇世王因此前往求见佛陀,因而得以荻救。
  频婆娑罗王的宽容,真是令人感动,他展现了宽容的真义,由此难能可贵的宽容,他不只原谅了儿子,也从而更升华了自己!
  所以,宽容不只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实践的本质,因为它是每个人都具足的一种无限宽阔广大的“空性”本质。
  当我们往清净的自性回返时,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宽容目己;给别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一个不断在学会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深地发愿:
  愿宽容,在过去,所有曾经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也愿宽容,在现在,所有正在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更愿宽容,在未来,所有将要毁谤、嫉妒、轻视、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
    愿生生世世宽容,真到永远!
美文收集 | 阅读 4168 次
文章评论,共1条
sunbc
2008-06-22 02:50
1
宽容是一种襟度,也是一种从容,更是一种智慧!
游客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