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可以开宝马的
四川省射洪县南泉寺高速公路收费站工地,一个尘土蒙面、汗湿衣衫“务工人员”模样的人正在桌子底下接线,工作人员说他就是记者要找的邹肇辉。
“其实我同《电脑报》结缘很早,10年前我就编过一个曲线字库转换软件交由电脑报社某部门代卖。”邹肇辉看到记者后,脸上荡漾着笑意:“现在还给《电脑报》写稿,不过量很少,那篇数据库稿件还是今年第一篇,没想到把你招来了。”
邹肇辉正在调试的是他独立开发的《高速公路收费网络系统》,因为收费站迁新址,栏杆机和收费显示屏都换了,收费系统的控制部分几乎全部进行了重写,工作量大,工期紧,常加班到深夜。
“周围的青山绿水不亚于桂林,就是工地太乱,到夜里就更不得了,铺天盖地都是蚊虫,真一个‘聚蚊成雷’。”他交待助手几句,就把记者领到离收费站不远的山坡上,在黄桷树下边观风景边谈天。
邹肇辉1992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四川遂宁,被分配到射洪县一家银行从事计算机管理工作,这一呆就是十多年。刚来时单位的科技工作还是一片空白,购设备、建机房、开发软件,全是邹肇辉一个人搞定。他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获得了许多荣誉,并被推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候选人。
邹肇辉有一位中学老师,早年投身商海,身家早已超过千万,1998年,他数次邀邹肇辉加盟,但邹肇辉舍不得自己的天地,婉拒了这份盛情。邹肇辉介绍过去的几个朋友,现在最差的都开上雅阁车了。说到这里,邹肇辉喃喃道:“要是当年能成行,现在恐怕早开上宝马车啦。”
“性格决定命运,我比较喜欢安宁散漫的生活。”他极目远眺,悠悠地说。
其实我是个程序员
电脑里正放着《喜剧之王》,周星驰一脸真诚地对舞女们说:“其实我是个演员!” 邹肇辉接过话头,“其实我是个程序员。”
邹肇辉一再强调自己对电脑的热爱是纯朴的。从他高中接触电脑并爱上它之后,不管是大学时的乱花迷眼,还是工作后的杂念丛生,都无法把他从电脑旁拉开,让他神魂颠倒、矢志不渝的是编程那神奇的魅力。
1996年前射洪县还没有开通互联网,编程资料少得可怜,这反倒培养了他深入细致的作风。用汇编语言写程序,用Debug分析程序和数据,这种艰辛恐怕现在的程序员很少尝到了。他就是用这些今天看来有些原始的工具,在无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分析了方正曲线字体的文件结构,编出了字体转换程序;分析了“1741”等几个EXE病毒的代码,用Turbo C编制了一款杀毒软件。用这款杀毒软件,邹肇辉当时给几十家单位杀了毒,轰动一时。而那个时候,王江民的KV100也刚问世不久,可以说邹肇辉同这位杀毒先锋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是我为环境所限,加之缺少市场意识和走出去的勇气,没跑几步就停下来了。”看得出来,邹肇辉不无懊悔。看来IT英雄的风光有时也会在他心里掀起波澜。
邹肇辉最得意的作品并不是杀毒软件,而是用Clipper结合汇编语言开发的《通用工资报表软件》。这个用数据库实现了电子表格的软件,功能强大而简洁之极,直到现在,许多单位和他所在单位仍然在用这款DOS下的老软件,操作人员说某些地方比Excel还好用。
经历从DOS到Windows痛苦的转型以后,邹肇辉又热热闹闹地干起来。由于银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变化,基层银行不再承担开发任务,不愿废了“武功”的他便把目光转向了社会,于是就陆续有了后续的作品。
“编程须从个人兴趣的满足转变为为公众服务,从孤芳自赏、闭门造车中走出来,当人驻足于喧嚣的市井里,才会发现软件开发空间是如此广大,社会对各类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是如此迫切。原来我经常感叹明珠暗投,闲得慌,现在则直呼应接不暇,忙死了。”
作者在 2007-10-22 19:15:00 发布以下内容
认识邹肇辉缘起一篇数据库开发的稿子。开始以为他只是名纯粹的程序开发人员,后来听邻座的BOBO说此人乃时尚DV一族,曾在《电脑报》发稿数篇;再后来发现他还能写网络文学,整日在源代码中穿行的“莽夫”竟也能写出清丽雅致的文字;通电话后,才知道他在银行工作,曾经开过软件公司,去年靠业余编程收入就超过10万元,却自称挣的钱仅能支撑各种因电脑而生的爱好。这些都激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