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道场的那几段 (初章)

作者在 2006-08-11 22:52:00 发布以下内容

 武道之始

           从小我就喜欢玩武术,不过没正经学过,从父亲那儿得到的少林达摩杖法,可惜没看明白有什么大用途,就没练。五年级开始喜欢玩剑,买了三本剑谱,《昆吾剑》《太极剑》《华佗五勤剑》(汗,后来确定了,三国时那位神医是不会武的,那本剑谱纯属健身),玩得最多的就是昆吾剑了,度过小学甚至初二的我唯一的兵器就是奶奶在北戴河带回来的青龙剑。

         初二时,偶然在操场上看见两位学长玩双节棍,虽然学长玩得水平约等于不会,但我还是很感兴趣(并不是因为周杰轮,我玩双节棍的时候还没他呢),去请教了一个问题,就是双节棍在哪儿买的。当天就跟我的挚友一起去买,一条街的体育用品店,n家店铺,偏偏卖双节棍的是在这条街的末端位置。一口价买了,铜制的,拿着特别有手感。我跟挚友一人一条。当天高兴的连公共车都没做,一路轮着棍子走回家的。

        挚友不爱武术,每天放学我一个人在操场被人看见的几率最小的位置狂练。被自己打到过4次,3次后脑,一次手臂,后来再就有感觉了,随自己的想法想怎么轮就怎么轮,再没失误过。就这样,这条棍陪了我四年,高中联欢会上还用过它威震了八方。这条棍子总的特别顺手,可惜,时间四年了,链子松动,我就不敢再用了。后来买了三条棍子,各种材料的,没有一条用得顺手。高中时候买过一本空手道教材,突然对近代的武学特别感兴趣了,还跟相关人士请教过柔道和合气道,不过只是皮毛。终于高考完了,特别想学学空手道或者柔道,可恶的是,哈尔滨人似乎对空手道和柔道向来不感兴趣,我在全城找了一礼拜也没找到一个真正的空手道馆。加上父母坚决不允许我学空手道,只好暂时放弃了。那个暑假,表弟从上海回来了,我妈妈看我表弟学跆拳道,她有点儿动心了,正好离我家不远的会展中心有个名为WZ的跆拳道场,当天我就去做了咨询,征求了父母的同意,准备去办个月卡。

道服的来历

        去报名前的一天晚上我和父母散步,正好遇见了我妈妈的同事一家,她们的孩子比我大一岁,聊了会儿,谈到跆拳道,原来那小子也是在去年他高考完的暑假去学过几天,可惜因为开学,而且跆拳道训练太累,所以没坚持下来,现在不学了。谈到关于费用的事儿,正好他有一套道服不穿了,我们俩身高还差不多,所以他就把道服送给我了。当时穿上道服,心里几乎发狂了,从来没有过那种感觉。

入道

       第二天,我去了wz道馆,那天真是激动,刚一上楼梯,已经听见道场里的呐喊声了,热血顿时沸腾了,拎着包,我去负责人那儿报了名。当天就上了一堂课。

       为了尽快赶上比我先学的那些人,体能训练的时候,我尽量增加动作幅度,结果导致了第二天的“不能自理”(虽然一半小时,但比大学那点儿所谓的军训,走走队列累得多),我的启蒙教练姓崔,韩国人,长得比电视上看的韩国人帅多了,身高在1m75++,后来结识了,严教练和元教练,都来自韩国,严教练比崔教练稍矮,而元教练身高应该有1m80了。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三位教练的口令,我至今不会年标准的韩文数字,不过大概的音还在脑子里,印象特别深刻,不是像英语和汉语那样怎么念都没感觉,也不像日语里那样坚决的感觉,总体听起来就像是在唱歌一样,特别的好听。

        就这样我开始了道馆的生活。

       正好那个假期我也报了个英语班,是隔天上一次课,所以我就一天学英语,第二天学跆拳道这样穿插着。不过英语课下课,我也坐车去道馆看,那次发现,原来道馆有一批竞技队和表演队。各色腰带的学员都有,训练比我们的普通课强度大得多,我想加入,可惜他们不收白带,没办法,每次晚上去,我都搬个凳子坐在上正课和竞技表演课的两个队伍中间,饱览全道场的盛况,主要是看竞技队的训练方法。就这样,慢慢的,我学得比同一批报名的学员快得多了。

第一次升级演武

        那次升级考试白带的学员特别多,我坐在人群里,就那样度过了一上午的升级演武考试,没什么特别的,前踢、下劈、体能训练、太极一章这点儿东西做梦都做不错的。比较引起我兴趣的是表演队的破板表演,动作比较漂亮,但没什么值得羡慕的,因为也只有两三个算是鹤立鸡群吧,其余的练成那种水平,真是可惜了他们加入表演队的机会了。

授带之日

      考级之后第三天,大学就开学了,一开学就是那段无任何意义而劳民伤财的军训,比起平时的训练,那种东西既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也达不到学习军事或者作战技巧的目的,垃圾。那段日子真是难熬,每天我都

忍道异闻录 | 阅读 1034 次
文章评论,共0条
游客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