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的社会属性及Catalog的私人属性

作者在 2007-05-03 06:20:00 发布以下内容
原文:http://woooh.com/post/tag_for_net.html

Tag的社会属性及Catalog的私人属性。

  随着对网络软件[1][2]的进一步整理,在《Tags,无序,分类和家族相似》一文中,所遗漏的一个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文章讨论了Tag在面向信息本身所表现的“个性化”和“碎片化”;但是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方面,即Tag在信息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何以呈现其社会化的独特作用?
  除了逻辑本身在外延上的不足,引发思考的的另一个重要矛盾在于,当大家都认为Tag具有相当的个性,但在Flickr上浏览Tag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却正是社会性所表现出的连续和共性。
  个性和社会性,在抽象和极端的领域考察,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何以共存地如此自然。按道理而言,Tag这个性化的事物,本来应该个人各自不同,究竟因为怎样的理由,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摇身一变,呈现社会化的特质,这个为什么,是需要补充和深发的关键所在。

  Tag的“家族相似”的特点解构了Catalog对信息的传统分类,当我们强调Tag“破碎化”的同时,因为其依赖于个人经验的细化、细分,而推导出Tag个性化、个人化的特征。
  这一推论本身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仔细推敲起来,会发现实际上并没有进一步深入下去,——Tag依赖于“个人经验”的特征,这个陈述本身就已经道破了这里的秘密:这里所忽略的,正是对这个“个人经验”的剖析和认识。
  
  实例的分析远胜于理论的说明,先看看这个网址:Ning On del.icio.us
  共计有2000多人对Ning进行了收录,应该算是有足够的样本了。请注意快速的浏览每一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所标记的Tag:social、software、ajax、web2.0……几乎90%以上的Tags都涉及到这几个重复和相同词汇,也正是浏览者所感受到的将我们联系起来的“社会性”,这说明了什么?
  正是如此。当我们关注于每一个个人的破碎的经验的时候,却忽略了在这之背后统管全局的那个东西,这就是洛克的“经验”和“常识”,我更愿意用海德格尔的概括来指代它:“常人”。

  海德格尔曾经提到,在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这么一种东西,这就是“常人”,“常人”也许是几个人,也许是几十个人,也有可能是几万人乃至整个人类。这个“常人”从任何人降生一开始,就用“经验”和“常识”教导和抚育他们,定下它的界限,任何人的成长,都首先需要按照它的规则生存,以“常人”的方式吃饭和穿衣,以“常人”的方式读书和结婚——一旦有人妄图突破这个界限,“常人”会立刻以各种方式将其扼杀和消灭,于是每一个人都满足于“常人”所安排下的“正常而幸福的生活”,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的“沉沦”。

  重新回到当前的话题——尽管,对于微观上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可能每一个人所标记的Tag是不一样的,但是从宏观上而言,Tag的标记过程,不会超出于经验、常识和“常人”的界限和范畴,在第一反应下的Tag更加明显地带有这个趋势,大多数人所选用的都属于常识的范畴。而这些Tag既然是一种常识,那么在众人中带有共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正如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吃饭”是怎么回事。
  在这种情况下,Tag的个性化实际上更多是一种微观上特殊性。
  Catalog则和Tag正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试看各人的Catalog,一个典型而熟悉的例子是Keso:“弹不好-扯、扯不好-瞎扯、闲、东拉西扯、三言二拍”……我还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个人也如是照办地写出如此的东西来;我个人的Catalog则是:“清茶淡茗、圣山巨锁、幽泉冥思、精灵幻境、远古深潭、坤鸟之心、光影下”。
  其他人也就不再一一提起。
  这说明,Catalog因为其无法破碎的树状的集中形态,它不需要面向任何其他的人,更大程度地允许面向私人的定制性。就算不加以解释,只需要个人了解和明白就足够,那么他可以想尽办法写出自己喜欢而别人无从知晓底细的Catalog。

  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比较杂乱,但是一个归总的观点,Catalog何以未能像Tag那样发挥社会化的效果,引发如此震动的社会现象,两者都有其固有的、内在的原因。
  Tag从内容上看,是众所周知的经验和常识,从形式上看,是细化的碎片,这些和Catalog迥然不同的特点,正是Tag之所以发挥了社会化效应的内在合理性,也是Tag成为网络化软件外延必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根本原因。
我的日志 | 阅读 1630 次
文章评论,共0条
游客请输入验证码
浏览1154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