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

作者在 2015-04-08 10:48:16 发布以下内容

                      线性表链式存储的应用

由于链表是一种动态存储管理的结构,链表中每个结点占用的存储空间不需预先分配划定,而是在运行时刻由系统应需求即时生成,因此,建立链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即从 "空表"起,依次建立结点,并逐个插入链表。所谓"逆序"创建链表指的是,依和线性表的逻辑顺序相""的次序输入元素。

由于链表的生成是从最后一个结点起逐个插入,因此每个新生成的结点都是插入在链表的"第一个"结点之前,即头结点之后,使新插入的结点成为插入之后的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

1、假设线性表,,…, )的数据元素存储在一维数组 A[n]中,则从数组的最后一个分量起,依次生成结点,并逐个插入到一个初始为""的链表中。

算法

void CreateList_L(SLink &L, int n, ElemType A[]) 

  // 已知数组 中存有线性表的 个数据元素,

  // 逆序建立带头结点的单链表。

  L = new LNode;

  if (!L) exit(1);     // 存储空间分配失败

  L->next = NULL;  // 先建立一个带头结点的空的单链表

  for (i = n; i > 0; --i) 

  { p = new LNode;

   if (!p) exit(1);     // 存储空间分配失败 

    p->data = A[i-1];        // 赋元素值 

    p->next = L->next; L->next = p; // 插入在头结点之后

  } // for

} // CreateList_L

容易看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ListLength(L))

2、以链表作存储结构解例2-5的问题,即将线性表 (a1,a2,amb1,b2,b3,……bn ) 改变成 ( b1,b2,b3,……bn a1,a2,am) 

  解题分析:

  因为对链表来说,"插入""删除"仅需修改指针即可完成,并且由于前 个元素之间和后 个元素之间的链接关系分别都不需要改变,则算法的实际操作为:

 (1) 从链表中删除(a1,a2,a3……am)

 (2) (b1,b2,b3,……bn)链接到头结点之后;

  (3) ( a1,a2,am)链接到bn之后。

算法:

void exchange_L( SLink &Lint m )

 {

  // 本算法实现单链表中前 个结点和后 个结点的互换

  if ( m && L->next )     // 链表不空且 m!=0 

  {

   p = L->next; k = 1;

   while( k< m && p )    // 查找  所在结点

   {

    p = p->next; ++k; 

   } // while

 if (p && p->next)     // n!=0 时才需要修改指针

   {

    ha = L->next;       // 以指针 ha 记  结点的位置

    L->next = p->next;    // 将  结点链接在头结点之后

    p->next = NULL;     // 设  的后继为空

    q = L->next;       // 指向  结点

    while (q->next) q = q->next; // 查找  结点

    q->next = ha;       // 将  结点链接到  结点之后

   } // if(p)

  } // if(m)

 } // exchange_L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ListLength(L))

循环的条件中为什么要有p!=NULL的判断?

 因为单链表的长度是个隐含值,在此无法如顺序表那样事先判别参数 是否合法,如果参数不合适,则在没有找到第 个结点时,p=NULLwhile 循环中的语句就会出问题。

由于参数中没有给出 的值,只有在找到 之后加以判别。

如果这里不加 p->next 是否为空的判别条件,下面哪一个语句会出问题?

算法执行到 q->next 时会出问题,因为当p->next=NULL 时,q=NULLq->next 也就不成立了。这种情况对初学链表的人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但千万要注意避免。

整个算法就是对链表从头巡视到尾,两个单循环次数之和恰为表长。因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istLength(L))

此例充分显示了用"指针"指示"后继"的灵活性。

3、编写算法删除单链表中"多余"的数据元素,即使操作之后的单链表中所有元素的值都不相同。

解题分析:

可以和顺序表采用同样算法,即设想新建一个链表,然后顺序考察原链表中每一个结点的数据元素,在"新表"中进行查找,如果有相同的则舍弃之,否则就插入到新表中。

算法:

 void purge_L(SLink &L )

 {

  // 删除单链表L中的冗余元素,即使操作之后的单链表中只保留

  // 操作之前表中所有值都不相同的元素 

  p = L->next;

  L->next = NULL;;     // 设新表为空表

  while ( p )        // 顺序考察原表中每个元素

  {

   succ = p->next;     // 记下结点 *p 的后继

   q = L->next;       // q 指向新表的第一个结点

   while( q && p->data!=q->data ) q = q->next; 

               // 在新表中查询是否存在和p->data相同的元素

   if ( !q )        // 将结点 *p 插入到新的表中

   {

    p->next = L->next;

    L->next = p;

   }

   else delete p;    // 释放结点 *p

   p = succ;

  } // for

 } // purge_L

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ListLength2(L))

 

假设已知链表中的数据元素为(5,2,5,3,3,4,2,5,7,5,4,3),则经算法2.21操作之后的链表表示的线性表是什么?

 是(7,4,3,2,5)。因为算法中的"插入"操作是将元素"倒序"插入新表中的,由于考虑集合中的元素没有次序关系,而"倒插"不需要加辅助指针变量。

试比较算法2.21和算法2.12,你将得出什么结论?

 你一定发现这两个算法极为相似,因为它们处理的是例2-2提出的同一个问题。由此可见,顺序表和链表只是存储结构的不同,不影响问题求解的算法。

由于对原表中每个元素都需要在新的链表中进行查询,因此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仍为平方级的,和顺序表相同,正好说明这个时间复杂度是由算法决定的。

默认分类 | 阅读 1775 次
文章评论,共0条
游客请输入验证码
文章归档
最新评论